自辽宁科技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学院特色优势,补齐短板弱项。几年来,学院先后柔性引进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2人,打造4支优秀科研团队,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科研力量,同时吸引了9名博士研究生加入教师队伍,促进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学院新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制药工程2个本科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环境工程等4个专业获批辽宁省“1+X证书”试点专业。先后与营口盛海投资有限公司和希杰(CJ)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办学,建立了辽宁科技学院希杰生物产业学院,开启了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解放思想 “头雁领航”促发展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政治站位的高度、理论学习的厚度。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积极谋划、守正创新,逐步构建了党总支牵头的“校企党建联盟”特色党建品牌;同时引导各党支部依托专业特点积极培育“党建+环保酵素公益推广”“专创融合推动专业提升”“高校科研服务地方建设”“打造‘小青马’建功新时代”4个党建特色项目,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全方位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先后获得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2次、辽宁科技学院先进党组织2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次、党建工作标杆党支部3次。党建活动在学习强国、中青校园、辽宁党建、辽宁日报、本溪日报等多个新闻媒体报道。


学院党总支带领大创团队进入明山区委、市五中开展“绿色低碳”主题宣讲


应化与化工党支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第17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并获奖


学生党支部、生物与制药党支部2020、2021年获校先进党组织、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

学习强国辽宁平台报道生物与制药党支部酵素党员团队支农活动
调整结构 科学布局增实效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专业学科建设布局调整。2019年新增“能源化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1年应用化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先后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标志着学院本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专业建设工作取得开创性成果。同时,充分利用“1+X”证书制度,建立应用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完成了2019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强化了“1+X”证书制、学科交叉和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学院与国家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建了化工总控工、污水处理工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点4个,化学检验员、化学制药工等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点4个。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开展辽宁省一流本科师范专业建设交流研讨
学院十分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经常开展课程思政专项交流会,教师自觉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好局面。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定期开展各专业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
突出特色 服务地方解难题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以“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注重服务地方建设,打造特色亮点,做有用有效的科研实践。几年来,先后建设多酸化学方向学科团队、化学工程与技术方向学科团队、化工新材料与化学污染物治理研究团队和制药清洁生产与产业化创新团队等各类学科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团队研究方向互补,协调学院整体发展,为研究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先后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项,首批辽宁科技创新发展智库专家1名。

学院科研团队到田师傅镇进行水源检测

学院师生到下石村农户家中开展科技下乡助农活动
几年来,学院共获批省市厅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78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合作项目1项),科研到款额204.3万元,横向项目70项,发明专利34项(含国际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120余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17篇(SCI、EI论文共计65篇),发表专著4部。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3项,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第十三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项。




学院依托产学研创新联盟及校企合作平台,围绕“药都”医药产业,积极开展低碳、环保等方向科研,参加中国能源发展年会暨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绿碳国际学术会议等相关学术会议,并成功承办“绿色能源技术及清洁生产”国际学术交流会,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助力。同时,顺利开展辽宁科技学院—维亚特卡国立大学联合硕士培养工作。

锚定目标 校企合作育英才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五年来与沈阳希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口盛海投资有限公司等化工、生物、医药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将人才培养与生物医药行业新技术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紧密衔接。以辽宁科技学院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辽宁科技学院希杰生物产业学院、环境工程产业研究院为依托,将污水处理工、化工总控工等职业认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产教融合“订单订制式”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每年考取研究生数占报考总数的36%以上,各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达97%以上,毕业生备受企业好评。

2019年学院与营口盛海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签署了首个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9月“三征班”开班

2020年10月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与沈阳希杰生物共同建立辽宁科技学院希杰生物产业学院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按照“两个注重”(注重专业核心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五化改革”(模块化课程、项目化载体、实战化平台、团队化教学、多样化评价)的总体思路,注重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的社会需求,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彰显了“育人为本、应用为要、能力为重、专创融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鲜明特征。2023年学院开展了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走访企业30余家,校企合作签约近20项,助力学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院领导班子与招聘单位了解用人标准

学院党总支书记带领青年博士参加全国环保行业产教融合研讨会

学院与辽宁科硕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实践教学基地”
过去的几年,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飞速发展,经过改革创新、探索前行、锐意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的成绩。在辽宁科技学院即将迎来第四次党代会之际,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将紧跟学校步伐,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